他活在臺灣 ﹣加油!

Tuesday, July 28, 2009

我要自己捐嗎?!

我昨天又想到了一個很大不同的美國與台灣文化的差別,亦即廚師跟客人的責任。我昨天下午去上班之前去便利商店買一個三角形飯團再一圈圓形飯團吃。到了學校我就把那種我好幾吃過的三角形的飯團採開吃掉了。換吃那個新口味的圓形飯團就發現它的海苔在塑膠裡面捐得怪怪有很難採開。塑膠上有寫有繪畫的說明,可是我還搞不起來開啊。好像我應該要放全部在桌子上,安著塑膠的一邊順便把飯團捐海苔得拖出來,然後把快“裸體的”飯圈包起來才可以吃了。我成功吃完了,可是一直覺得那樣的吃法不是有一點過份嗎?

這場小難關提醒我令外兩個很像對外國人在亞洲比較難適應的吃法。第一個是吃火鍋的,第二個是吃雞腿與烤鴉的。外國人點火鍋的時候其事想點“總合湯”可是菜上的時候就發現其實點生菜與一碗湯!餐廳以為我們出去吃飯是因為還要煮飯嗎?!點雞腿與烤鴉的話也會出現相同的困難。在西方廚師一貫地會旁客人把肉跟骨頭平行地切下去把骨頭丟掉,反而在東方廚師就把整個雞腿垂直地切掉給客人慢慢一邊咬肉一邊把碎的骨頭吐出去。(嘆氣。)

為什麼有這種文化差別呢?在美國食品公司讓客人自己捐起來飯團,自己煮菜或著自己切肉的話,客人就會生公司的氣換買別的。另外我揣側外國人看到客人需要一直弄菜與飯準備吃不但覺得老闆很懶也覺得很不衛生的。亞洲人為什麼買“方便“的食物可是還要那麼幸苦吃呢?誰比較懶,西方的客人或著東方的廚師?

Labels: ,

寫笑話給大家看。。。

有一天吳爸爸叫小明進來他的辦工室。小明來了吳爸爸就問他本學期的成積單是不是明天會拿到,小明就答說是對的。吳爸爸忽然打一拳給小明的頭罵他。小明哎叫跑回去他的臥室哭了。

吳媽媽問爸他幹麼打小明的頭呢,吳爸爸回答說,“因為他明天才拿到成積單,可是我明天也要出差。”

+++


有一天一對男女朋友在吵架,女朋友說,“每一樣東西你什麼都比不上別人!” 男朋友回答了說,“尤其是女朋友!”

+++


丈夫對妻子說:“為什麼上帝把女人那麼美麗卻又那麼愚蠢呢?”妻子回答道:“上帝把我們造得美麗,你們才會愛我們,把我們造得愚蠢,我們才會愛你們。”

+++


妻子心血來潮,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發現自己的臉竟是那樣難看,不禁放聲大哭。
坐在一旁觀察已久的丈夫說:“你偶爾照一次鏡子就那麼傷心,那我天天看著你又該怎麼辦?”

+++


丈夫回家很不高興,妻子關心地問:“你遇到不順心的事了嗎?”
“今天我在公共汽車上捨到200元錢。”
“那應該高興啊!”
“另一個乘客也看見了,我和他平分...”
“那你不是還有100元嗎?“
“回家前,我才發現那200元其實是我自己丟的。”

Labels:

Monday, July 13, 2009

“一大串英文字中文用四個字就解決了真厲害”

雖然我明明都很喜歡學中文,可是我有時候覺得國語的“密度”也不一定是很勵害(亦即它的對其它語言的優勢)。用四塊石頭蓋房子也很勵害。。。可是誰想住在四個石頭裡面?用四個音符唱一首哥也很勵害。。。可是誰不喜歡巴河的超極多音調的音樂呢?

我覺得關健的差別就是因為中文是個單音結的語言,所以它當然會用比較“農密的”字表達想法。因為每一個音(即在文言文)當獨特的字,所以它們都應該能夠當有意思的字。把死個這些滿密的“獨字”連在一起的話,句子當然會更密的了。另外,看修辭的風格的話,句子越短越會強調單音結的語言的特色,反而多音結的語言比較合適用多音結的句子。雖然國語是很多小孩子母語,反正他們學很密的國語的時候,老師也必需用比較長的比較“多音結的”文法解釋意思。

Labels: , , ,